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ahaxs.com

第600节(1 / 3)

加入书签

因为“高火”这玩意对毛熊而言代价有点高,主要是它的精度不好,需要十几枚甚至几十枚才能对敌方一个偌大的机场实施有效打击。

而八路军卖给毛熊的“高火”价格还不低,于是毛熊仔细一算,觉得还不如有派出部队突袭打开一个口子,然后用“喀秋莎”对目标实施轰炸。

x2就不一样了,这玩意被挂载在“拉5”上后,能对汉斯的bf109形成超射程打击……这使毛熊的一批新手飞行员也能将汉斯的王牌飞行员打下来。

这说的倒不夸张,因为有更远的射程而且还装有“近炸引信”,因此汉斯王牌飞行员在与毛熊战机交会的时候,几乎就没有开火的机会,于是就出现王牌飞行员被菜鸟飞行员击落的案例。

毛熊一看,这还了得?

要知道“拉5”本身就是以数量取胜的飞机,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将来,“拉5”的数量超过敌人战机数量是必然的。

“拉5”的缺陷就是飞行员素质和战斗经验不足,在空战中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换种方式说,就是要以人命和战机为代价换取经验,让飞行员在实战中逐渐成长。

可是现在,x2直接就弥补了这个缺陷使毛熊的菜鸟飞行员都能战胜汉斯顶尖高手……那是不是说只要拥有更多的x2,在现阶段就能与汉斯争夺制空权?

如果能从汉斯手里抢到制空权,汉斯的“闪电战”还能有效实施?

如果“闪电战”无法实施,是不是意味着毛熊将赢得全面的胜利?

因此,x2就变成了决定毛熊胜负的关键装备。

莫斯科方面马上下令对x2实行逆向工程仿制。

毛熊科学家对逆向工程也是信心十足,他们以为……x2是从八路军那获得的技术,以八路军的工业基础,他们还能有什么东西是毛熊仿制不出来的?甚至他们还可以仿制得更好、更完美。

但毛熊科学家一打开x2才发现……他们把一切都想得太理所当然了。

高科技倒是没有什么高科技,如果说有什么值得一提的,那就是高精度陀螺仪。

但这东西之前王学新已经提供给毛熊,毛熊已经差不多将它吃透了。

难就难在,x2对每一个姿态的变化都会有一个相当微小的数据变化做出姿态调整,而这个微小的数据变化如果通过机翼的变化来测量的话就会有很大的误差,于是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除非是能知道原始数据。

或者……就是重新做一遍试验获得准确的数据!

生产线

毛熊的确有重新做试验的条件,而且在有原型机参照再举全国之力做试验,时间很可能会比汉斯要短得多。

问题是毛熊此时正处在战争中,而且还是有“灭国”之患的战争中。

然后毛熊就会考虑一个问题:是钱重要,还是获得胜利保住国家重要?

答案不言自明,当然是获得胜利重要。

因为如果战争失败,所有的钱、人、土地,就都会成为汉斯的“财产”。

于是毛熊一咬牙,给王学新提了一个新条件:“如果能够为我方提供一百枚x2,并且能保证后续稳定的交易,我方愿意用一百名熟练的技工交换,这些技工加上生产线,可以让贵军短时间内实现‘拉5’的生产!”

王学新一听,还有这好事?

战争时期是技术、设备和人才三者缺一不可。

王学新有技术……这个对王学新而言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系统里要啥技术都有,保证比鹰酱、毛熊都先进,再加上还有自己这个“过来人”的历史和军事知识,这些技术都能用到刀刃上。

设备可以从鹰酱和毛熊那引进,这就是用多少装备换的问题。

人才就不一样了……这就像飞行员一样,不是短时间能培养起来的,他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过程,小学、中学、大学,再加上工作时积累的经验……往少了说也要十几年。

八路军不是说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比如留学回来的和志民以及苏教授。

但八路军确切的说是整个华夏的人才,实在太少太少了。

另一方面,王学新又考虑到八路军也急着需要“拉5”。

这是王学新与首长在会议中讨论后做出的决定。

会上,首长及其它指战员都相信了王学新的推测。

其实对王学新而言那不是推测,而是鬼子必然的发展方向。

参谋长说:“既然我们知道,鬼子将来可能会把战略重心转移到华夏,但我们又能怎么应对呢?”

这话把与会的指战员们都问住了。

八路军似乎什么也做不了,也就是之前该干啥现在还干啥,也就是知道与不知道鬼子的战略方向没区别,这显然是不对的。

这主要是由八路军此时的总体战略是防御决定的:一条完整的防线才刚刚组建,下一阶段应该是埋头发展等待时机。

偏偏这时鬼子又有大动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