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ahaxs.com

第三十八章 天工教主-20:高人(1 / 2)

加入书签

“不用请,我自己已经出来了。”

声音不大,似乎还有些有气无力,但所有在场的人都突然静了下来,卧龙谷的人迅速让开一条通道,一个颤巍巍的裹着一件长长灰衫的老者出现在众人面前。

而随着老者一起出现的还有十名劲装武士,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卧龙谷的人,到了人群的外围他们就即刻停下,其中一个带头的还向翁锐微微点头施礼。翁锐知道,这是师兄卫青派来的,看来当今陛下对这件事还是放心不下,他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老者走得很慢,还不太稳,有人上去搀扶,但被他执拗的推开,自己慢慢的一直走到翁锐的对面,有人已经给他搬来了一把竹椅,他也就无所顾忌地坐了下来。

翁锐在脑海里想象过无数次,或者儒生,或者武林高手等等,但都不是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个子不高,还很瘦削,脸上也缺少血色,胡子不多,也不是很长,积聚的皱纹使他显得更老,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还需裹着长衫,看来他是他真的有点怕冷。

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智谋和心机,整个江湖,甚至是大汉的天下都几乎被他玩得团团转,要说他是个传说,这个传说实在也是有点另人恐怖。

“你就是翁锐?”看着翁锐一直在端详他,老者开口道。

“正是。”翁锐道。

为了见到这个人,为了结束纠缠了他快两年的这场江湖恩怨,翁锐是历尽万险,费尽心机,到了这个最后的关口,却忽然不知道要从哪里说起了。

“能走到这一步,你很不错。”

这也算是老者对翁锐一个中肯的评价,他的眼光里也散发出一丝赞许之色。

“您就是传说中的哪位高人?”从翁锐的内心来说,他对这位从未谋面的老者还是很钦佩的。

“到了这个时候,高人就谈不上了,只是我和这个高字还真有些关系,”老者道,“老夫应高。”

“应高?”

翁锐显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恐怕在整个江湖知道的人也不多,应高虽没有武功,但他的那种淡定散发出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翁锐自然不能被他压下去:“没听说过!”

“呵呵,你没听说过很正常,”应高道,“要是你祖父翁檀老将军在的话他一定听说过。”

“你认识我祖父?”翁锐惊到。

“谈不上认识,只是见过一两次,”应高道,“三十年前就是因为他的懦弱和虚假仁慈坏了老夫的大计,今天又是你终结了我多年的谋划,看来这都是天意啊!”

“你到底是谁?”翁锐心里更是惊讶。

“我就是当年吴王刘濞座下中大夫应高,”应高道,“当年吴王带领七国起事就是我策划的,胶西王刘印就是被我说动的,‘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也是我提出来的,就连后来建议赵王刘遂引匈奴出兵助阵的注意也是我出的,只是因你祖父翁檀弃兵逃走,这才让曲周侯郦寄攻陷赵国,导致满盘皆输,大计功亏一篑。”

“作为汉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可都是大罪,翁锐听着都有点气愤。

“七国起事我是尽的人臣之责,而这次却是为我自己。”说到这里,应高脸上已经是满满的恨意。

“为你自己就能置大汉天下的安稳于不顾?”翁锐厉声道。

“因为大汉朝廷欠着我一家老小七十多条人命……”

说这话的时候,年老体弱的应高都有点声嘶力竭,痛苦的回忆让他的整个面容都开始抽搐,但他还是断断续续的道出了一段几乎无人知晓的往事。

在应高嘴里,到现在还称他们当年为“七国起事”,可见他还是有所不服,现在早被称为“七国之乱”。

到底七国之乱的失败是不是因为翁檀的逃走而导致的,现在已经无人考证,但历时数月七国对汉庭的进攻,在汉军强大的攻势下,很快就被打的七零八落,七王也没有一个活下来的,参与谋划此事的吴王中大夫应高当然被朝廷视为罪魁祸首之一,被满门抄斩,因当时应高正好外出,并且还带着他最钟爱的孙子,当年仅两岁的应雄,他们闻讯赶紧逃走,这才躲过一劫。

躲过抄家的应高带着应雄,真的是没有了去处,满天下也没人敢收留他,他可是被朝廷通缉的要犯,谁和他沾上边都可能面临杀头之罪,所以只能更名逃亡,应难的名字就是从那个时候改的,这个“难”字或许就是应高对这场变故刻骨铭心的记忆。

南方楚地到处都有人搜捕他,他们只能往北边走,经过数月的东躲西藏,长途跋涉,历尽艰险,他们终于到了北方的匈奴之地。

尽管匈奴的右贤王收留了他,但那时匈奴还很强悍,对他这位败兵中土的吴国中大夫并不太瞧得起,使他想借匈奴之兵复仇的愿望每每落空,还惹得人家有点嫌隙,最后不得不放弃右贤王,带着应难借匈奴之地一路西行,最终来到了西域楼兰。

楼兰本是西域的游牧名族之一,实力并不强大,因为和匈奴交好的关系,挤走了长期占据沙漠边缘水草丰满之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