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ahaxs.com

第395章(1 / 2)

加入书签

吃瓜的许钱瞥了眼旁边的“古董”,凉凉道:“那你二儿子为何入赘程郑家(巴蜀的大铁商)?难道是因为真爱吗?“

登记的小吏立刻黑了脸,但又不敢争辩一二。

………………

公孙弘在参加科举前就专门打听过考试的流程,但是因为考场被修正过,所以除了内部人员与少府的工匠无人得知内部全貌,只能从官方给的布局上推测一二。

刘瑞参考南京科举博物馆的遗迹重新设计了阳陵县的科技考场。

咋眼望去,这一个个土堆子像竖起来的无盖棺材。

刘瑞验收考场工程时觉得这里很压抑,从监考楼层往下看与墓地一般无二。

可是对公孙弘这样要求公平,担心有人违规作弊的贫困学子而言,这种布局令人安心,令人感恩。

天子是真的将其放在心上才会花钱弄了这个。

不仅是公孙弘这样的农家子弟,包括一些小吏之后与乡绅之后也心存感激——毕竟这次招的人够多,准备过来碰运气的功勋子弟,大家之后也翻了五倍。

这些人本就接受了更好的教育,要是再打点一番,作弊进场……

想想就令人绝望。

找到座位的公孙弘试了下考场配置的笔墨是否顺畅,然后又调了下位子,确定自己坐的舒服后等着发卷。

和上次一样,刘瑞挑选监考人也是看其有没有偏向,是否做到公平公正。

奈何北平文侯张苍已去,与刘瑞是忘年交的张奉要为阿父守孝,所以出任主考官的是被追封为忠侯的张释之之子张挚。

为着张释之的忠义,刘瑞也想借机抬抬张挚的资历,方便日后委以重用。

因为少时的经历,刘启对张释之的态度绝对称不上好,但是就人品而言,张释之绝对称得上是个圣人,而且还是无可挑剔的那种。

庶人刘濞叛变,导致时任淮南国丞相的张释之被叛军杀死。对于这种无可争议的忠臣,刘启也给予肯定地追封其为成德忠侯,这在汉家绝对算是超规格的待遇。

追封为忠侯,荫其子为成德侯并赐封六百邑倒是其次。

更令人艳羡的是新君刘瑞对张释之的加赏——进谥号为“文忠”,配享汉文帝之庙。

众所周知,刘瑞搞出配享太庙的操作后勋贵们的搞事频率直线下降,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地让皇帝记得他们的好,从而争个光宗耀祖的机会。

毕竟是进老刘家的宗庙,所以想进去得反复讨论,反复投票,并且需要皇帝这个当家人与长乐宫的太后一致点头才能放行。

考虑到虎父犬子的可能与先王的名誉,能进太庙的也不意味着在此生根,而是像王大娘子的父亲一样随时都有黯然退场的可能。

这也是荣光悬在纨绔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蒙天子圣恩,今设科举以选人才,望诸位不负师门,登高及第。”张挚是个面相比实际年龄老了十岁的中年人,上来就是十分官方的一套,而且和大部分的法家一样,喜欢把丑话说在前头:“天子有令,作弊者一律取消成绩,其三代亲属十五年内不许参考或是举孝廉,为官为吏者也降职一等,三年内不得晋升。”

“另外,协助者罪加一等,增徒刑两年。”

“以此牟利且过百金者为隶臣妾。”

“组织作弊者最高可判处斩首。”

或许是法家独有的冷酷语调容易让人不寒而栗,总之在张挚说了好一通后,在场的学子都屏住呼吸凝住气,生怕稍稍咳嗽一声就会引得走道两旁的考官过来问话。

“成德侯,可以开始了吧!”少府监汲卫轻声问道:“可要验封?”

“善。”张挚闻言点了点头。

卫兵立刻抬来一个布满封条的箱子。

张挚在与汲卫检查过封条无损,并且没有重贴的痕迹后才将其打开,让人将其一一发下。

“诸位拥有一个时辰的答题时间,期间若有身体不适或出恭需求的可伸手示意。蒙天子恩典,在场的官吏会尽量满足学子们的个人需求,但也希望各位不要频繁出来,否则为了科举的公平性,我们会决定搜查你的座位或将你列为怀疑对象。”

至于这种一棒子打死的行为会不会让考生感到压力十足……只能说想当官的要是连这种压力都没法抵抗,那也别做致君尧舜的传统美梦啦!直接回去另谋出路吧!

拿到试卷的公孙弘扫了眼上面的题目,心情居然十分奇妙地平静下来。

中国人在教育上的内卷已经可怕到无需多言的地步。

作为把五经嚼了千百年的神奇民族,即便没有皇帝在前偷偷引导,各家也会研究例题,分析例卷。

公孙弘在开考前就已做过第一次科举的试卷,并且背下各家给出的标准答案。

天子一向思维跳脱,所以在出题上也是要求各家博士积极创新,争取带给考生一丝小小的震撼。

果不其然,做完第一二题时还游刃有余的考生在第三题处犯了难,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