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1 / 2)
虽然那时已经许给周勃长子的昌平大长公主还只是个七岁的娃娃,甚至需要周家教着替公公求情,可是文帝如何在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快速扳倒拥立他的周勃?如何使关中的勋贵外戚不敢替周勃求情?
总不能是勋贵对周勃颇有怨言而对刘氏抱有死忠之心吧!
若有怨言,周勃的儿子也不会在周勃死后成为勋贵的下一任“首领”。
至于忠诚……
呵!
惠帝对他们那么好有没有阻止夏侯婴将惠帝的子嗣屠戮殆尽。
高后对他们恩威并施也没有阻止包括外嫁女和外孙在内的吕氏人员一一诛杀。
“大父说了,和馆陶姑母相比,昌平姑母才是真真正正的聪明人。”刘瑞抿了口甘甜泉水,像是对昌平大长公主的招待非常满意:“而聪明人……是懂得舍取的。”
正如当年只有七岁大的昌平大长公主在阿父与丈夫间毫不犹豫地选了前者,从而得到阿父的嘉奖与皇兄的肯定。
昌平大长公主的眉头渐渐松下,沉思后向刘瑞的方向拱手回道:“陛下,妾乃刘氏公主,所忠的永远是大汉的江山,大汉的皇帝。”
所以这次是要她去监视那个素未谋面的母家吗?
昌平大长公主的心里升起淡淡凄凉,但很快被女儿的未来驱散得无影无踪。
皇帝既以阳陵县和霸陵县的房产为饵,那么一定会给大鱼开出个令她满意的价格。
“陛下若不提起这事儿,我忘了自己还有越人血统。”越姬去时,昌平大长公主还未懂事,所以对生母乃至越人没有太多印象。
汉唐虽已开放著称,但是对外族的歧视还是很严重的,觉得会娶胡姬夷女的都是上不得牌面的暴发户。
最著名的歧视者莫过于半生超神,半生见鬼的唐玄宗。这丫的睡了曹野那姬还嫌弃对方为其生了个混血女儿,所以给曹野那姬之女娶了个侮辱性的名字——虫娘。
而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因为肃宗与父夺权,将玄宗宠爱的高力士流放黔中,所以虫娘便被兄长派去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直至代宗登基才被封为寿安公主,嫁与岐国公之子苏发为妻。
相较之下,文帝待昌平大长公主即便算不上绝世好爹,那也是该给的一样没少。
而就西汉前的历史来看,种族歧视并不常见,地域黑才是主态。
楚文王灭息,得妫氏(桃花夫人),随立为君夫人。
陈侯得知女儿的遭遇并未派人关怀几句,而是斥责楚子(此处特指楚文王,因为楚国是子爵)无礼,没有按周礼送妫氏回家。
况且按照老中原的眼光,陈国虽小,但也是舜的后代,且其开国者尚周武王之女大姬,所以对南方的芈熊很是不屑——因为其先祖鬻熊虽是黄帝之后,但也只是庶流中庶流,所以在姬周成立时,季连之后的鬻熊也不过是周文王的火师,最后因灭了鄂国,从母系并入八姓之一的姞氏才以有熊氏的正统自居。
先秦如此,承袭秦制的大汉也难以免俗。
“姑母只是碰巧拥有越人血统,可底子还是汉家的公主。”刘瑞知道幼年丧母的昌平大长公主对南越没有太多感情。不过因为大汉与南越的关系非常特殊,所以在越姬去后,典客以昌平大长公主的名义同南越的赵家保持联系,维持着聊胜于无的虚假“亲情”。
“姑母好歹是南越王名义上的外孙女,也不好对自己的母族如此嫌弃吧!”刘瑞瞧着昌平大长公主面有郁色,于是起身为其倒酒,做出一副讨饶的姿态:“朕也知道大汉拿下两处吴越地后,东瓯与闽中的越人没少来扰姑母的清闲。”
“哼!“昌平大长公主虽还是副余怒未消的模样,可却捧起盈满的酒杯微微一抿,拿眼去瞅还未离开的皇帝:”你也知道姑母替你挡了麻烦,怎还要拿这事羞我。”
“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归位的刘瑞继续安抚道:“姑母谨慎,又是那先苦后甜之人……岂会像汾阴侯般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瑞的语气里满是蛊惑。
作为能把勋贵折腾得难以反抗的皇帝,刘瑞善于利诱攻心。
以至于被文景削过的君臣对其又爱又恨。
俗称是被pua了。
更可怕的是,普通人是无意间被pua了,而刘瑞的受害者是明知自己被pua了还甘之如饴——因为你拒绝他的后果可能比被pua了更惨。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跳坑吧!
“东瓯与闽中的贵族们人生地不熟的,自然是对姑母产生亲近之意。”
“那可真是我的福气。”昌平大长公主没啥感情道:“一群跟南越人打得死去活来的东瓯人与闽越人对半个南越人产生依恋,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可笑吗?”刘瑞问道:“不都是勾践的后代在自相残杀吗?”
“和咱们家也没啥区别吧。”
还是会走封建王朝的内斗老路。
“硬要说有什么可笑的,那便是赵佗这个秦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