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1 / 2)
刘瑞闻言松了口气,知道只要闽中长沙的救兵一到,局势一定会有变化。
“朕记得卫郎中在闽中做护军都尉。”
卫穆儿的阿父就是护军出身,其族兄作为卫青的养父兼卫氏的家将也熟悉流程,所以卫青带着养父上任闽中,倒是免了有人因他外戚的身份而给他小鞋。
“乌伤翁主与程将军对小国舅的表现赞不绝口,说他不仅武艺娴熟,治军有方,其言行更是彬彬有礼,有古时儒将的三分风采。”
“古时的儒家也就是在宋国那儿得势几年,说一武将像是儒将,只怕是在蛐蛐对方。”如果岳飞生于先秦,儒将会是一大美称,但是儒家本就不惜外戚这种妖魔鬼怪。
当然,要是他们知道日后世修降表的衍圣公家干了什么,顾及会对十常侍的所作所为宽容一二——因为后者还没无耻到把入侵者的画像挂入孔庙,而且还是一挂挂两。
清末时的衍圣公家在八国联军侵华后先是挂了爱德华七世的画像,结果大英没理他们,于是挂起威廉二世的画像。
也无怪乎章太炎发文骂道:“山东士民为义和团,无为衍圣公”。
而现代的山东人就更直接了,他们承认孔子是山东人,但孔子的汉奸后代赶紧开除山东籍,有多远滚多远,最好滚到地球之外。
李三知道自己的马屁没拍到位,转而做起端茶倒水的熟悉工作。
“出征在外,总得给卫青挂个杂号将军的名头。”历史上把南越划进大汉版图的两位将军——路博德与杨仆用过多种杂号,不过可在这时用于卫青出征的有且只有伏波将军和楼船将军。
说到楼船……
“沿海那儿的桨轮船研发得怎么样了?”刘瑞记得这种船的记载始于不断南迁的晋朝,随在宋代发扬光大。而在通过桨轮提高楼船速度的同时,为了避免桨轮卡壳,同时也为增加楼船的近战能力,还用拍竿上了保险:“那个来自罗德岛的工匠在巴蜀干得怎么样了?听说他和墨家有了新的灵感,决定借助齿轮减少船工消耗。”
历史上的桨轮灵感始于水车,而水车又是始于东汉的灌溉工具,所以按照历史规律,墨家根据水车制造桨轮也是很合理的。
至于提前两百年就现身于世的水车工具……
那得问因南越的叛乱开始布局的刘瑞本人。
“新型的船只……研发受阻。”
“受阻?”
“主要是齿轮工具用起来没想象中得那么丝滑。”
木头与金属的摩擦系数相差不大,但是考虑损耗问题,空气湿度,就会导致木齿轮的灵活性没想象中那么丝滑,需要借助木杆的带动减轻阻力。
如果现在材料的发展、电镀的手艺有了较大长进,应该用能金属齿轮减少楼船的机械占比与能量损耗,同时也可用上链条来进一步地提高效率。
但……
“跟不上啊!”刘瑞知道现在的技术造不出比木船承载更多货物的金属船。即使只有拿破仑时的技术,海水的腐蚀问题与熟铁船的脆弱性也进一步地降低这种金属船的性价比。
当然,如果是用金属外包来延长木船的使用寿命,那么靠铜合金钉所释放的超氧可以杀死附着的海洋生物,从而令船只获得1节以上的航行优势。
“封卫郎中为伏波将军,领兵平息南越叛乱。”
“至于在此非常失责的各级官员,朕希望在战后审判他们的失责前看到他们将功赎罪。”
其实不必刘瑞提醒,南越的汉官汉吏在得知有人放跑地牢的大人质时就已经做好死守王宫的准备。
因为刘瑞的暗杀杰作,私府的宫室被毁了一半,后续虽有努力补救,但都是在两任废王的治下进行,并未经过暂留相府的昌平大长公主的沿线。后续虽然检察过了新建王宫与私内的结构,但是为免有人真从秘密通道杀了进来,昌平大长公主的女婿在此布了一圈秘密陷阱。只要有人敢从里头袭击王宫,就会死于尖刺和炸药。
“这可真是令人安心。”昌平大长公主那叫一个冷静克制:“希望炸药不会波及孤的宫殿,把孤一家都葬于这些红砖黑瓦。”
义纵知道岳母是在埋怨自己,因为他的特殊身份,王宫的安全实际是由义纵这个驸马都尉担任:“请您放心,私府外的地雷不会炸到您的王宫要地。”
“呵!所以你是放了孤的对手不够,还要放过袭击宫殿的乱臣贼子。”
“阿母。”刘翁主打断她道:“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
“哼!”昌平大长公主脑袋一撇,余怒未消的同时也认可女儿的停战劝说:“求救的消息已经发出去了,闽中郡和长沙的军队不日就要压到边境,想必那时孤有时间慢慢审问这群贼子。”
“您放心。”义纵在此立了誓言:“我不会让群人能笑到最后。”
人质的逃离让义纵丢了前所未有的一次大脸,同时也让他身上的残酷性格有所体现。
与此同时,攻不下那南越王宫的叛军也是火烧眉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