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ahaxs.com

第一百五十七章 并州换血(1 / 2)

加入书签

雁门太守张燕拥兵自重,并州刺史张杨不能统领全州。

在这种情况下,刘辩当然不放心,只能让他们挪窝。

如今并州一片荒凉,需要大刀阔斧改革、发展。

张杨明显没有这样的能力。

于是,刘辩于太原郡,下令张燕、张杨前来觐见。

必须谈一谈,给臣子一个尊重!

刘辩对于提拔人才,只有一个要求,能者居上。

庸者下。

当初任命张杨,不仅是为了安抚人心,他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现在合适的人变得不合适了,刘辩不会惯着任何人。

刘辩给了半个月的时间!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转眼十天。

在这十天的时间内,刘辩也没有闲着。

他浪荡各县,看似什么都没有做,但实际上,他却是密切关注并州百姓的生活,以及雁门、上党两地的守军变动。

张郃、吕布二将率领一半的骑兵向西进军,剿灭一些中小部落,收复五原等郡。

唯有赵云留下,统帅大军保护刘辩。

这些小战役不需要刘辩操心,权当给吕布、张郃散心了。

匈奴强盛的时候,并州只有三郡之地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雁门郡、太原郡和上党郡。

现在于夫罗战死,匈奴彻底溃败,刘辩没有理由不收复失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些天来,刘辩也在考察并州官员的政绩。

决定着并州大小事务的文武官员,全都在考察之中。

其中王允的侄儿,太原王氏的代表人物王凌和王晨颇有贤名。

如今的太原郡,政务就是由王凌主持。

而在军事上,则由他的哥哥王晨充当“大将”。

于夫罗攻略太原郡的时候,各地都没有防备,导致一瞬间糜烂。

王凌有勇有谋,一直固守一县,至今未被攻破。

王家家丁全部上了城墙,子弟多有战死者。

不夸张地说,王凌给朝廷,给刘辩,争取了一丝颜面。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天观察的结果让刘辩心生感慨。

世家治理地方,也有其独到之处的。

但凡能成为一县之长,没有一点本事是不成的。

比如临危站出来的王凌,就将如今的太原郡安排得井井有条。

提拔为太守绰绰有余!

安抚难民的工作,王凌接手后,也没有爆发矛盾。

是一位贤才!

而相较之下,更为出彩的王晨,也深得刘辩的心。

明明是习文之人,在关键时刻却能拔剑站出来保家卫国。

经过刘辩仔细的观察,他发现王晨或许并不是读书的料子,武艺也是平平无奇。

但是赤胆忠心,足以令他脱颖而出。

更何况,王晨做事非常谨慎认真,就算匈奴退去,他仍然坚持安排斥候探查,日夜不停。

刘辩率军入城,王晨更是再三甄别,丝毫没有怠慢之心。

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兄弟二人的率领下,祁县保存完整,百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

当刘辩出现的时候,能够听到城内带着希望的欢呼。

哪怕深陷苦地,大汉百姓也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

他们可以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们坚信着,朝廷不会放弃他们,刘辩不会放弃他们。

张杨做不到这一点,他没有给并州百姓带来财富,也没有带来安全感。

刘辩并非不念旧情,只是他必须回馈并州百姓的信赖!

说起来,这段时间里,王晨也发动过一次袭击匈奴后续兵马的战事。

效果微乎其微,最终没能顺利地劫杀,反而折损了些许兵力。

比起张杨来说,表现得更加果敢。

当然,在观察的刘辩也注意到了张杨的优点。

也就是他经历了一次失败后,就稳扎稳打,根本没有想过出击,只是被动地防守。

勉强稳住了形势。

俗话说,久守必失。

若不是刘辩率军来援,张杨恐怕早就崩溃了。

一旦匈奴搜刮了上党郡的财富,转道至太原郡、雁门郡等比较开阔的地带,刘辩想要剿灭他们,根本不可能了。

上党郡四面环山,是最好的牢笼。

而且在刘辩下达文书的时候,张杨也胆怯不敢出战。

这就是严重的过失。

刘辩相信,哪怕是防守,也要学会防守反击,敌人才不会轻视。

不过就算如此,即便张杨并不能使刘辩完全满意。

但刘辩仍然没有放弃他,他依旧选择信任。

因此,当张杨第一个来到祁县的时候,刘辩亲自出去迎接了他。

“臣,张杨,参见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