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ahaxs.com

第69节(3 / 6)

加入书签

“我大汉根基尽在与此,没有商会财团,咱们连军队都养不活,诸位先生都是我大汉英才,千万莫要被古书蒙蔽了,要睁开眼看清形势,若是谈什么‘天下财尽属本王’,不待敌军打来,咱们自己就得先内战一场,本王发此诏令,正是要安定人心,让天下人为我大汉效忠!”

李光地结结巴巴的附和道,“主公……主公英明!”

“好,”林风笑着看了看李光地,又看了看殿内群臣,“既然晋卿都同意了,那这件事情就不用商议了,翰林学士——”

翰林院掌院大臣张伯行呆了一呆,忽然听见林风口谕,急忙上前应道,“臣在!”

“拟诏:即日起设铸钱司署,设大汉皇家钱庄,拟命通商侍郎一员专责,秩从三品,设郎中两员辅之,归隶内阁。此诏!”

口述完毕,林风一边看着张伯行草拟润色,一边笑道,“据闻,晋徽商会的那个许淡阳颇有才德,为人干练,可以重用,寡人以为,这个通商侍郎不妨让他试一试。”他转过头去,左右四顾,微笑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第十八节

从一介草民直接提拔到政府高官,这种事情历来非常少见,就林风所知,历史上这种东西往往都属于传奇一类,比如百里溪商鞅或者三顾茅庐,过程一般大同小异,都是某君王听说某某奇人才高德厚深具雅望,为乡里推崇,于是就简化了办公程序,直接把他拉出来,委以重任,依为左右臂膀,为社稷百姓谋福利,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这种事情是存在的,但是很特殊,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违背了中国传统的人才使用程序,也不符合官场规则,要知道做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升官则更不容易,很多人熬了大半辈子,往往在进棺材的时候还在六、七品之间徘徊,更有甚者,读书读了一辈子,连秀才头衔都没混到,所以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将一个原本与他同一起跑线的人突然提拔成高官,无疑是一件极端之不公平的事情,这样做的副作用很明显,那就是所谓“小人侥幸,主上识人不明,庙堂又余一妖孽矣,”——很明显,许淡阳就属于这个范畴,对于林风的任命,汉军朝廷的大部分官员的态度都是“捏着鼻子认了”,这也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作为一名臣子,他们只有劝谏的义务,但主公执意要这么做,那到最后也只能服从。

这件事情很悖逆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不符合传统规范,要知道中国传统中的政治精英从来就不包括商人,在历史上从商人职业混成大佬的人的确不多,数来数去似乎也只有吕不韦算是一号人物,而且中国人也大多数都把他的职业算成政治家而不是商人,在官员们看来,这种人才简拔的方式不是不可以,但是得需要几个条件:第一,这个人必须学识渊博,最起码圣贤书得倒背如流;第二,这个人必须很有名望——当然这种名望绝对不是指金融寡头的名气,而是指在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中地位;第三,在学术上得有一定的建树,得有一两件值得称道的大功劳。简而言之,在传统社会中,要速成高官,那就非得如此不可。这里在历史上的可以找到许多先鉴,文官类比如诸葛亮孔明,他在提拔之前就是名誉荆襄的吟游诗人,而且还是非常罕见的风系魔导师和炼金术士,精擅木牛流马等构装魔偶,同时自身也是官宦后代耕读传家身世清白,所以提拔他是众望所归;武官类比较知名比如周处,在出人头地之前就是著名的屠龙勇士,名闻中华大陆,照规矩来说,提拔他也无可非议。

这些条件许淡阳一条也挨不上,不过如果真要算的话,从“勋旧”类倒可以考虑一下,因为当年汉军起兵之初时,他也算立过一些功劳,算是“从龙旧臣”,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掌握实际权力,历史上搞政治投机的商人很多,刘备起兵的时候就有两个军火商赞助,而曹操起兵的时候也有一个房地产公司帮忙,但是后人就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商人拉到过什么好处,更别说掌握国家权力了。所以按照传统的眼光来看,林风如果感念旧情,不妨给他一个好点的爵位,赏赐一些钱财,那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许淡阳在接到汉王诏书之后非常激动,实际上不仅是他,整个晋徽会馆都相当哄动,消息传出,直隶一省大大小小的商人纷纷拜望,连他远在平遥的老家都被惊动了,几名老头不远千里,抬着祖宗牌位过来助兴。不过有趣的是,在最初的激动之后,许淡阳就立即觉察到了这种地位秩序的改变,马上关门谢客不再和普通商人往来,并且辞去了晋徽商会会长职位,把关于家族生意的一切事宜移交给他的儿子。他本人则高薪聘请了几个老夫子,一本正经的拜望上司,四处递帖子接纳同僚,同时努力学习柏粱体诗和联句技巧,力图融入汉朝朝廷的官僚圈子。

与那些祝贺的商人们截然不同,大汉朝廷的官僚圈子用一种冷淡甚至蔑视的态度接纳了他。按照官场传统来说,中央中枢部门的新官就任,在京的一些大员不论识与不识,交情好否,那都得过来走个场,以表示同僚亲近,一统为国效力,效忠汉王,而通商侍郎许淡阳大人的就任就显得异常冷清,甚至连他的直接上司户部尚书陈廷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