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ahaxs.com

第1792节(3 / 3)

加入书签

就到了一处驿站。打听过了,说再走一个半时辰,就是县城。赶一赶,也就是天黑不了多大工夫,就能进县城。

两人连犹豫都没犹豫,四爷还跟人家掌柜的说:“马太老了,走不动道儿了。歇着吧,不在乎一两个时辰的。”

于是,在驿站就歇下了。

这驿站,一边是官驿一边是民驿。今儿不知道是什么日子,不管是哪个驿站的人都不少。

“上房没有了,官老爷们那边住不下,咱们的上房都腾出来伺候着呢。”掌柜的给安排了一间不漏风不漏雨,还算是干净的房舍,就去忙了。厨房里也忙着招待官老爷,其他的人也就是蒸饼咸菜热水,别的就没了。

就这也行啊,路上也不讲究这个。

干净的地方,热水供应,吃饱喝足,洗洗擦擦,算是来之后住的最舒服的地方了。

一夜好眠,一早起来,只买了些干粮,就直接赶路了。

马车都套好了,林雨桐都要上马车了,柴房里扑出两个人来。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跪倒在林雨桐脚下。

老太太仰起头来,看着林雨桐:“敢问夫人可是前往钱塘?我们婆孙两人……也是前往钱塘投亲的……”

林雨桐的视线落在小姑娘头上那只用纸剪出来的杏花上,然后摇头:“老人家,你们要是去钱塘,我们怕不顺路。虽说我们之前想着要去钱塘一趟,可惜,中途,我们还有些事要办。这一耽搁,许是一年许是半载的,这都是说不准的事。”她摸出一个金豆子递过去:“老人家,拿这钱,找个顺路车吧。”

说着,就点点头,直接上了马车。

四爷看了那婆孙一眼,架着马车就走。

林雨桐的心里又蒙上了一层阴云。杏花用纸剪出赖戴在头上,放在时下并不奇怪。像是宋朝时,就有这种佩戴纸剪出来的花儿的风俗。关键是,为什么是杏花?

原主莫名其妙的被困在了山上,而家里有一个女人也是原主的模样。她放在桌上的那一只杏花,她要四爷吃的杏花蜜,还有她推开门,扑鼻而来的杏花香气,说实话,以前那么爱吃杏脯的人,如今都不碰了。她对‘杏’这个东西过敏。一听跟它相关的,她浑身都不舒服。

四爷何尝不是如此,马车要从院子里出去了,他还扭头看了一眼。却正好看见那老妇人带着她的孙女急急地避回柴房去了。那脚下的利索模样,绝对不是一个老妇能有的。

而她们要躲避的,是一个身穿方心曲领衣着的男人。

方心曲领,这是自唐延续到宋的官服的样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