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ahaxs.com

第5章(1 / 2)

加入书签

那厢,李广又恨恨地咬了下牙。

李陵!这个孙子!

自己这位圣上可是个小心眼的,要是被他记住了,一家子可都不得好。

怎么就投降了匈奴呢?

李广郁闷得挠心挠肺,恨不得现在就回家狠狠抽那个总角小儿一顿。

【要知道,早年间霍去病河西之战后,因为匈奴的败退,陇西、北地、上郡的边防部队减半,由此大大减少了军费开支,减轻了百姓的赋税与劳役负担。

就算这样,刘彻尚且需要采用各种手段收归中央财政来维持军队开支。

那么,在武帝晚期连年败仗下,军事活动不能为大汉带来好处,反而不断消耗着大量的钱粮。大汉军民所承受的负担当然会越来越重,直至民不聊生。

百姓的负担加重,生活也就越来越困苦,人口出生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大批量士卒的战死,也使得民间青壮年力量大幅度减少。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终汉武一朝,有多少战功封侯的胜利者,就有更多战死、饿死、冻死在边陲,无人收殓的累累白骨;也有更多以泪洗面的母亲、丧夫丧子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女。

刘彻即位时,汉朝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万人左右;但是在他晚年时,汉朝人口只剩下约两千五百万人,相比于初期几乎减半。

当然,事实上当时的人口数量也许要比两千五百万要多,因为民众不堪重负,逃避收税,可能导致人口登记不实。所以事实上此时应该是有超过三千万人口的。

但是,由此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刘彻多年穷兵黩武对大汉人口的急剧消耗。

要知道,秦朝人口约超过三千万,而汉初时只剩下一千五百万到一千八百万。换言之,酷政暴乱、易子相食的秦末消耗了中原大地不到一千五百万人口。

而汉武帝在位时期的大汉居然消耗了一千多万近两千万的人口,甚至超过秦末的乱世。当时下层民众的生活艰难可见一斑。】

刘彻本来已经做好被天幕斥责的准备了,但是他却没想到天幕并没有用什么不堪入耳的词语评价他,只是把事实摆了出来,可他已经听不下去了。

作为一位封建帝王,事实上刘彻并没有那么在乎百姓的生活。但是他也知道,汉朝的强盛在极大程度上是依靠人口数量的。只有人口多了,才能收更多的税,征更多的兵,打下更多的国土,才能实现他的抱负。

可是天幕说什么?

——汉朝人口只剩下约两千五百万人,黎民困苦甚于秦末酷政暴乱、易子相食!

天幕品评他人的得失时,刘彻虽然心情也有波动,但一会就随风而去了。但是只有被点评的是他自己,他才感到那种切身的羞耻和愤怒。

高傲的帝王怎能忍受别人——不管是谁,就算是天上仙人——把他引以为傲的功业与几十年前的秦末乱世相比?

这是刘彻第一次希望天幕所言都是虚假,希望自己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言论。

——就算要听到,也希望只有他一个人,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未央宫前黑压压一片人,都噤若寒蝉地伏在地上,恨不得把耳朵闭上。天音却依旧平稳,一字一句地吐出冷酷的数据和评价。

但他仍旧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好……”刘彻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赤身裸体站在群臣面前,他压抑着几欲喷薄而出的怒火,感受着头侧青筋急速的跳动,极力冷静着对太史令司马谈说:“记下来,清清楚楚地记下来,不必增删描补。”

“朕说过了,若是朕的错,朕便改!”

兴利之策(上)

【然后,让我们谈汉武帝晚期国内经济问题。

之前说到,因为连年征战,军民所承受的负担越来越重,到了刘彻执政晚期,国内经济已经成为亟需解决、不可忽视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国强”和“民富”的冲突。

事实上,正如后来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提出的,着名的“桑弘羊三问”所问的那样:

“帝国运转光靠农业的税收远远不够,如果不实行国有专营制度,钱从何来?”

一旦爆发战争、灾荒等急需用钱,国库却空空如也,该怎么做?”

如果中央不把重要财源掌控在手上,一旦国内分裂势力起兵造反,该如何抵挡?”】

桑弘羊呼吸一滞,目眩神迷地盯着天幕,仔细思考那三个问题。

税收不够,钱从何来?

急需用钱,该怎么做?

国内有战事发生,该用什么抵挡?

桑弘羊出身于商人家庭,年纪轻轻就对经商颇有心得,十三岁就因为“精于心算”名闻洛阳,入宫伴读。如今他刚刚弱冠,虽然早已显露了大经济学家的本质,但是他的能力更多的只是一种直觉,而不能说出所以然。

但是,他敏锐地感受到,那个“后来”的桑弘羊逻辑严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未来的我,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