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ahaxs.com

40荀攸之志(2 / 4)

加入书签

他,车子很快地就过去了,曹暠追赶不上,“望尘不及”,对主簿说:“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连官儿都不做了,一路追到东海。

这件事情才发生不久,但已被士子们传颂。一则赞颂赵咨,一则赞颂曹暠。——由此也可见当时士人重名以及门生、故吏视师长、举主为“君”的一个风气。东郡燕县紧挨着陈留郡,虽位处兖州,但离颍阴不太远,二三百里地。荀氏诸人都听说过此事。

风从林外来,远望溪水粼粼,近处竹林簌簌,清寒入帐,怀中觉冷。

荀贞令正在温酒的乡吏把屏风往风来处搬了一搬,紧了紧衣襟,心道:“我说‘望尘莫及’四字时,可真没想到赵咨和曹暠。”见荀攸一副调笑模样,又想道,“公达能从一个望尘莫及想到赵咨,又从而想到‘若府君果擢用於我,必将你举荐’,看来,他这次见府君很有收获。”

只是有一点想不通:“去年,因上禄令和海的上书,党锢自‘从祖’以下皆得解释。从祖,即从祖祖父,祖父的亲兄弟。荀氏族中今受党锢的是荀昙、荀翌二人,他两人虽已皆没,但并没有获释,也就是说,‘八龙’一脉的文若诸人从去年起可以开始为官,但公达乃荀昙之孙,却又怎得解锢?出仕为吏?”

荀昙是荀淑的兄子,也即荀昙的父亲是荀彧的从祖,荀彧在解锢之列。但是,荀攸是荀昙的孙子,乃是直系亲属,却依然还是被禁锢之列的,出不了仕。荀贞脑中灵机一现,想到了一种可能:“莫非……?”当下从容问道,“公达,莫非是府君将欲要举你为孝廉了么?”

……

两汉士子们出仕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受上官“察举”,一个是从下往上走吏道。

察举在高祖时已有雏形,到文帝时被定为制度。发展至今,察举已被分为很多科目,孝廉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始行於前汉武帝时,当时因董仲舒的建议,元光元年冬十一月,武帝下诏,令郡国各举孝廉一人。由此,正式开始了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次的制度。

所谓孝廉,即举孝、察廉。两者可合并为一,也可分开举荐。有时还有恩诏特科,比如本朝的安帝、桓帝就都曾下过令郡国举荐“至孝”的特科。

孝廉的员额,最初是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到本朝和帝永元四年、五年间,也即八十多年前,和帝接纳了司徒丁鸿与司空刘方的建议,改为按人口比例察举,诏令郡国人口二十万举孝廉一人,每二十万人举荐一个孝廉,以后遂成定制。再后来,为了优抚边远的郡县,又在永元十三年下诏,允许幽、并、凉三州的缘边郡,凡人口十万以上者,也可以岁举孝廉一人,以广边吏、边民的仕进之路。

具体到举孝廉后的任用上,前汉时,只要被察举为孝廉即可出仕为吏,不需要考试。

不需要考试,一被举荐就能为官,这官吏的职位得来也太过轻松,自然就有无数人挤破头想要得到举荐。如果碰见清廉正直的官员还好,若碰见有私情私欲的官员,“举荐”就成了一个谋财、得利的手段,而又除了少数君子外,人孰能无私?渐渐的,这孝廉的察举制度就流弊丛生了。

或受“权门请托”,或者世家大族之间彼此举荐,又或者“举主”为图施恩,便“率取年少能报恩者”,只选年少、将来能报恩的,年老的不管贤不贤一概不选。

因此到了本朝章帝年间,为了杜绝流弊,为了能招到真才实学之人,朝廷就下诏,加了考校这一项。然而,这种种不好的风气并没有因此就被遏制,反而越发严重,再至顺帝年间,应左雄的谏言,就干脆明确地加上了考试环节:“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家法,即儒学某一经师的一家之学,比之律学,就好比阳翟郭氏家传之《小杜律》。本乡的乡父老宣博曾在郭家学律,他学的即郭氏家法。文聘在荀衢家学经,荀氏乃战国荀卿之后,代代皆有大儒,也可以说他学的就是荀氏家法。

左雄对孝廉察举制度的改革总共有两项,不但增加了考试环节,并且还规定了年龄:“限年四十以上”。若“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如果确实才行过人,也可不受年龄限制。因为这两项改革,也因为当时严格的执行,察选制度倒也的确因此清平了一段时间,“多得其人”。不过,这天下的吏治已经败坏,清平了没多久,察举的各种流弊便又卷土重来。对察举的黑暗,从流行当下的一首民谣中就可窥知一二:“举茂材,不知书;察孝亷,父别居。”

——茂材是察举的一个科目,分量比孝廉重。孝廉每年可以数百人,茂材每年最多也只有二十来人。孝廉可由郡国举荐,而茂材只能由朝廷三公、光禄勋、监察御史、司隶、州牧举荐,最低也得是州牧,并且一州每年只有一个名额。员额既少,任用自然也重,凡被举为茂材者,大多直接就被任为千石县令,宰百里之地。个别的,甚至还会被直接任为两千石的郡守。而孝廉的任用,大多先为“尚书郎”,然后再选为县令(长)、县丞、县尉。

不管怎么说,孝廉虽不及茂材重,但对士子们来说,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